(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2 月以来预订门票的人群中,90 后、00 后占比接近 50% 。2023年,烧香拜佛请手串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式旅游项目和解压体验。(3月20日澎湃新闻)
互联网有个热梗说:“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年轻人选择了求佛;在作为和作用之间,年轻人选择了做法。”有网友说,“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不够正能量。”也有网友表示:“这是因为努力能够改变的东西越来越少,学历能够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小。”
其实,这和年轻人“保温杯泡枸杞”、购买各类养生食品、保健食品,和“废话文学”“林黛玉文学”“鼠鼠文学”“孔乙己文学”一样,他们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焦虑,寻找安全感而已,大可不必上纲上线上价值。
年轻人烧香拜佛,并不一定就代表着失去了自信进而迷信,不代表着“躺平”,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心态问题或道德问题。如今人们的心态不再单一,甚至寺庙的场景也不再单一。佛祖自己好像并不太在乎俗世礼节,反而寺庙的文创做得越来越有花样。南京鸡鸣寺除了供奉菩萨的大殿,它还有法律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和图书馆,谁说年轻人就是奔着上香去的?或者他们上完香又做科学的心理咨询,这样的“混搭”在当今的年轻人身上很正常,也很令人同情。
前段时间,著名心理学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在某社交平台发布的一条“如何让消极的人变得积极起来”的短视频火速“出圈”。他认为,这一代年轻人是矛盾、冲突、挣扎的一代,同时又是不断尝试、特别成熟的一代。社会经济发展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生活就业压力又给他们带来了诸多限制。能够战胜消极情绪的,是心理韧性的培养。
越是没有安全感的人就越希望自己可以掌控局面,而越是如此也就越容易加重失控感。因此,与其忧心年轻人上香,不如多一些共情,帮助他们掌控局面。让社会对青年更友好,让政策与青年更贴近,让他们把不确定性看做可能性,从可能性中寻找理想。
而对年轻人来说,也不要把一切寄望于外来的帮助,还要锻炼内心的坚韧。前不久,29岁的青年江畅在B站上发布了他的原创视频《我花了2年,问了150个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很快这条视频的点击量就突破27万,评论留言1447条。点赞数最高的评论是:“我高中语文老师跟我们说,人生本来就毫无意义,重要的是我们要赋予它意义。”也有网友留言:“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和创造,而后把记忆收好,并从中得以成长。”而彭凯平给年轻人的建议也是——“面对成长的不确定性,年轻人需要发掘心灵的力量”,用“爱的力量”、情绪调节的力量、行动的力量来帮助抵御各种焦虑。
这正像罗素所说:“幸福就是真实地活着”,也如罗曼·罗兰所说:“人的一生就像在雾中行走,只有把这一脚跨出去,才能看清下一步路。”我们要相信年轻人有这种能力,或许我们看到的所谓倒退,实则是年轻人的螺旋式前进而已。很多事情,当年轻人已经放下,我们就不必再“抱着”。(丁慎毅)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