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构成、剧本 奈须蘑菇
---首先请说一下看到最终话后直接的感想。
(资料图)
最后三集是在“FGO Fes 2018”上观看的,在活动前一天虽然已经拿到了成品影像,但因为知道自己做的有多么乱来,一个人很害怕所以就没有看。想着活动上和wada一起挑战看到最后,没想到能在满足我这里很多无理要求的同时还能做的很有趣,真心很感谢。
---具体来说是哪些部分觉得有趣?
第11和12集中,应该是边狱里白野和尼禄的对话以及与高文的对战。既有带着真心的交流也有爽快的战斗,是有着很好平衡的动画。最终话里,就是特维斯的讲话部分了。原作游戏里的内容就很多了,但这次做成动画的时候并不想只用挑选出的重要台词,相对简单地去做。在吸收了我们这边的意图后,动画里选择的台词里每一句都是会留下印象的。本来自己就是很喜欢长篇台词的,因此最终话前20分钟是带着“虽然我这里满足了,但这样是不是对观众的负担太大了”的反省去看的。其他方面,成长后雷欧的身姿和朴璐美小姐的演技配合起来印象深刻,做出符合TV动画最终回感觉的王道演出也很棒。虽然单从剧本角度来看里面内容放入的太多,一不小心就会有被抛下的感觉,但对于已经发售10年以上的游戏改编的动画来说,我认为是写出了能挺胸自豪的剧本,动画制作staff们也都一直跟着做到了最后。本作也成为了我个人很喜欢的一部作品。
---本次动画里是奈须先生第一次担任系列构成,回顾整体工作的感觉如何?
是与一直以来的感觉不同的工作,不过也是很有收获的一次工作。自己是将角色心情用独白呈现的类型,对于用“画面”能做到怎样的程度也是想挑战一次,不过1集只有22分钟实在是太短了(笑)。原作游戏是RPG类型,将RPG游戏直接做成动画在架构上是不可能的。RPG是在系统机制中将“作为游玩部分的战斗”变成“故事的一环”来做的,玩家也会认为“游玩部分的战斗”是关键部分。但是将这个结构直接放到动画上的话,“作为游玩部分的战斗”就会变成“没有意义的战斗”,成为了对故事的阻碍。我也一直在想把只能在游戏中成立的故事即使做成了影像作品,最终的体验应该也只会是“游戏的劣化”。所以我觉得在“Fate/EXTRA”动画化时就应该是用游戏的骨骼,但身体要用全新的内容来做,只有以这样进行再构成,才能既保住游戏原版体验的价值,同时为动画版赋予动画独有的价值。这也是我自己想去挑战的。
---动画版的舞台设定在原作游戏内时间999年的时刻。
在保持同样舞台设定的情况下,要改变故事的前提条件那就只有让时间往后发展了,而且还不能是很中途的,必须要走到“这样之前的世界就结束了”这种程度才可以。还有一点,游戏版最后是战胜了特维斯,但本来特维斯是一种无敌的现象存在,不是能战胜的对手。主角能胜过他是因为到此为止积累的奇迹般的成长。但如果这个奇迹要是缺了其中一步的话会怎么样。说到底胜利和失败的价值应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如果再游戏的最后一战中,就像现实中的我们一样,漏掉了某个地方的一些小细节。。。。动画的剧情大纲就是在这个前提下再构成的。
---原来如此。
同时还有着“Fate/EXTRA”需要描述的主题在——本次动画企划开始的时候已经有了手机游戏“Fate/Grand Order”和系列其他作品的企划了。不论自己如何,之后5年到10年后也肯定会是很多人在写“Fate”的状态了。换个角度说,在这之后会有各种形式的圣杯战争的描写,会有很多写继续下去的。在这些之上,我需要做的是在这个时间点写下自己思考的“圣杯战争的结束”。
---能再详细说一下吗?
本次动画所在的舞台是圣杯战争已是过去遗物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因为有了在最后的最后才出现的“圣杯战争的残渣”才终于往下一步开始进发。看到最终话就能知道,岸浪白野虽然已经战斗到了这个地方,但还是对曾经作为御主的人说了“自己并没有参加圣杯战争”。就是我只是重新体验了曾经的辉煌,并去进行模仿,圣杯战争应是你们所有的这种意思。圣杯战争的话主要就是生存竞争,但他自己到最后都没有成功参加进去。已经走到结束的存在是无法参加的,不过在最后能体会到残留的余香还是太好了。。。。这个就是对动画主人公白野的总结了。现在生存的人们将已完结过的一段历史再回顾一遍,以此结束圣杯战争。在现实中,之后会有很多不同的作家来续写圣杯战争,但经过几十年后也会因找不出可以写的内容逐渐走向结束,比如说100年以后肯定就会是过去的遗物了。而在那个时候某人叙说“这个故事是这样子的”的内容,自己想在还活着的时候做出来。也有着即使是这样稍微尖锐一些主题的作品,SHAFT的话应该是能接受的想法在。
---在奈须先生看来,想对主角白野寄托怎样的想法呢?
在游戏中的主角,是操作着不知道是谁的自己的分身,最后能将自己投影进去的存在。我认为游戏的主角应该是从谁都不是的某人开始,最终去成为自己的。自然在动画里也是应该这样去做的,回顾一下“Fate/EXTRA”,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从最下层开始,最后找到自我,最终消失的故事。所以即使时代的设定不一样,该做的事需要是相同的。对白野一开始的想法会是“这会是谁”,看到最后就能明白“是这样的,人类就是这样”。只要做成这样的故事,不论变为何种形式,都会是玩家们所爱着的“Fate/EXTRA”。
---是在这里将与游戏同样的感觉放了进去。
他会认为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呢。13集走下来,描述的是即使失败过的人也能再次站起来——可以说是“败者复活战”的故事。但是白野只有愤怒和憎恨作为动力,是无法再前进的人。这样的他最终发现了下一个目标,在最后得到了生命。虽然说“从憎恨中脱离”这个主题是很常见的,不过这个部分作为娱乐内容是很认真做好的。
---那就以奈须先生的视点对白野的旅途回顾一遍。先是第1集。
本来游戏里开头部分就是将“Fate/Stay Night”以一种meta形式使用了,虽然是普通的学园生活,但有些地方很奇怪,以这种违和感作为游戏的起始。这种meta技巧在游戏中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在动画上不容易成立。因此动画里做成的是不论是玩过游戏的玩家还是通过动画第一次接触的观众,都会问出“这个世界是不是有些奇怪?”的状态。初看是很普通的学园生活开头,但舞台装置本身在某处已经失控了,而且奇怪之处所有登场人物都没有感觉到。这里是想让观看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种不舒服的感觉。
---而在最后是尼禄华丽的登场。
与尼禄的相见按游戏内容是用了很长时间的,毕竟看着像是游戏的再现,还是需要做成稍微不一样的内容。在整集不太明白情况的时候,只在最后1分钟是美丽的随着红色蔷薇出现的尼禄。第1集做成这样,按我的看法靠尼禄个人的魅力是能让观众抱有对后续的兴趣的。
---下来是2-3集,正式进入剧情了。与游戏的世界观差别是很明显的做了出来。
慎二和德雷克是游戏里最早登场的敌人,某种意思上也会是游戏玩家最能留有印象的角色,也因此在动画里是要先将其否定的。进入第一层后本来应该是学校的舞台变成了城市街道。这里是让游戏玩家感受到违和感,逐渐熟悉动画的世界观,并做好准备。还有慎二他们的设定,写的时候是按照如果第一次战斗慎二和白野不战斗的话会怎样?的情况来倒推的。“Fate/EXTRA”里的慎二在亲手杀掉对手的时候并不会觉得高兴,而是会感觉到嫌恶,可能就选择停在第一层了。当然按照游戏设定的话在下一次圣杯战争开始的时刻他会被系统废弃掉,但这次动画里SERAPH已经是停止状态,所以他也就一直活了下去,到那时候慎二肯定是会做出一个新的都市出来的。
---然后是第二层,与游戏间的差别也更加明显,丹和罗宾的关系是完全改变了。
在人数不会增加的情况下,就算是集结了多少智者,最后世界还是会衰退的,第一层就是按这样做出的“世界的模拟展示”。然后第二层做出的是“人的模拟展示”,即使是那么高洁的丹,在数百年内重复做着同样的事,精神也是会出现问题的。这就是不会变化的从者和会变化。。。会成长的人类之间的不同。游戏中为了生存会不择手段取胜的罗宾和与他相对坚持“这并不是战争,是每个人以自己的存在意义争斗的世界,必须要堂堂正正对战”的丹,这两人间的关系在经过1000年这个时间后反了过来。第二层描写的是,在世界、思想,甚至是梦想也结束的人们面对的是怎样的末路。
---下来是爱丽丝登场的第三层,真的是很变化球般的故事。。。
这里是想做出绘本一样的故事,在动画里故事是相对直白,但前提条件是很难理解的情况。我觉得在这里要是能有即使感觉到“原来如此,大概理解了”的时候依旧还是有些不明白的故事会很有意思。
---啊哈哈(笑)。
核心还是这个可怜的女孩子的故事。但是对爱丽丝来说“想要有一起玩的人”和“想活过来”的想法最多只是衍生的。对她来说最大的后悔是在最后不应该说“不要走”但没有说出“一路走好”。从第三者视角来看,她的一生也许是很悲惨的,但她为了能说出最后那句话而一直活了下去,只有说出了那句话,这样她的一生才能走到结束。
---即使是没有回报的一生,但仍旧是有意义的,可以说是很有“Fate”感觉的主题了。下来是第五层的故事。
这层虽说是尤利乌斯的故事,但要是都加进去的话只用两集是说不完的。所以最后是以尼禄和白野与(岸波)白野为主,主要是向观众传达出三人间的关系。这个时候白野与尼禄按御主和从者来看还是未完成的,只是因为当下的状况而连结在一起。因此需要在这层相互了解,才能继续往上前行。
---在放映室把尼禄的过去以放电影的形式展现也是很有趣的设计。
尼禄已经有过一次向御主说明自己过去的经历了,如果第二次还是她来就不太好了。不过按照放电影的形式的话,就可以不用让尼禄自己来说,而是可以让白野与观众们客观的去了解她的过去。8-9集是写的过程中最烦恼的部分——记得是一共有3个不同的版本,其中有一个通过与尤利乌斯的交谈最终白野获得人性的版本。不过在想到放映室这个点子的时候,不自觉的就认为“这个能行”还做了胜利pose。
---然后是第10集,这集是在走向最终展开前的最后一步了。
可以说是进去最终展开前最后的日常,或者是冒险了,说实话这集是最有“EXTRA”感觉的部分。经过了1-9集逐渐了解的凛和拉妮,到不得不从二人中间选择一人的时候,白野会成长到做出怎样的选择,把这一点做好之后,其他部分就可以是在动画方面自由发挥了。本意就是做成在最后剧情之前相对轻松一些的内容,okama做成的美术设定也很漂亮,只有1集就结束还是有些可惜了,是没有想到的错判(笑)。
---下来就是最后的“天动说”部分了,特维斯作为最后的敌人登场,描写他的重点是什么?
特维斯用一句话描述的话就是“已经放弃的智者”。他是在科技不断发展,“在这之后,人类肯定能做到更厉害的事”的时代的人。这样的他在2030年苏醒后发现他所期待的未来并没有来到,明明都相信着会有更好的未来,也积累了那么多的错误并都跨越了过去,但现状却是这样。对他而言这个情况是接受不了的。而且他还想让每个人都各自背负这个全体人类该思考的问题,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做不到最好,那我们所梦想的世界是达不到的。这里是有作为超越者的自大,但同时这也是我们所有人都不能无视的正论。没有一点错误,但也不能赞同任何一点,他就是努力作为这样的智者。在这样的特维斯面前面对“那自己该怎么做”这个问题——最终出现了不论是否正确但可以明确做出回答的人,这个是从一无所有的状态开始一直走到终点的人应有的责任,也是唯一能对抗特维斯的方法。
---在写下特维斯和白野最终对决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在动画里的特维斯是烙刻上曾经的特维斯的执念与责任感的存在,只靠着责任感一人前行,最终是走到了死路上,而且仅靠他自己是解决不了的。与之相对,白野在12集里发现了“活下去”中带有的快乐,就算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按前面说的,“圣杯战争=生存竞争”,因此能活下去本来就是值得高兴的。换个说法就是白野在这个时候已经获得了生命,也因为这样本来认为白野和他是同样存在的特维斯最后被抛下了。假设特维斯被凛杀掉,被雷欧消除掉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被看作同类的岸浪白野抛下,是对他来说唯一且最大的伤害。可以说是对于一直说着“看着前面”,却完全没有变化的自己的惩罚。最终就像游戏里一样不是通过直接战斗的胜利,而是以存在方式超越了敌人。目送这样的白野离开的场景,也会是最符合已经从镜头(主题)中离开的智者的退场方式。
---原来如此。
在动画里白野自己获得的战斗方式来源于自身的问题是主题内容,作为从者的尼禄则是作为对白野这个“刚刚诞生的生命”进行引导的存在设置的。对我来说,在写下第4集尼禄“不能忘记花,不能忘记歌声”这一段台词的时候,尼禄作为一个人物能说明的要素已经都完成了,这段台词里放入了所有。
---请在最后说一下第二次看的时候“希望注意这里”的点。
基本上白野是怎样逐渐获得人性的过程是主要的看点,他以怎样的形式诞生是在8-9集里明确说明的,在此基础上他的内心对尼禄的哪些话语产生了震动,还有他看到了各层主人的哪一部分,来逐渐获得人性的。在第二次观看时能注意这些地方我会很高兴。还有我认为12集两人落到边狱之后尼禄所说的“以憎恨去战斗是不行的,但是以愤怒去战斗是可以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动画“Last Encore”的一切了。面对认为以负面感情行动是可耻的白野,尼禄说出负面感情按照使用方法不同是能成为前进动力的。重要的不是起始也不是出身,而是希望什么,想要什么。对她来说这次是真正的“最后的最后的再演”,那么不应用离别的伤感而应该以华丽的笑容来走到最后。白野的成长虽然是主要的故事,不过也希望能对尼禄的华丽多加关注。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